<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司法工作的启示

        来源: 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8/8/27 12:06:25
        字号:A A    颜色:
        马锡五同志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特别注重宣传党的政策;马锡五同志审理的案件之所以能够做到“赢的输的都会自愿服从”,其宝贵经验只有一条,即“办案要走群众路线”;一切便于人民诉讼,是“马锡五审判方式”“亲民、爱民、为民”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成功经验,对于做好我国当代司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1937年7月,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成立后,逐步总结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为边区的法制建设和政权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马锡五审判方式”可以简明地概括为: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改进作风,依靠群众,坚持原则,坚持民主,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程序简便,服务人民。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之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有四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学习。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马锡五同志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懂得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参加革命后,看到我们的党正是以先进的理论做指导,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处处为人民办事,在感情、思想上取得了认同,养成了他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服从和执行党和政府政策法令的优良品质。同时,还培养了注重宣传党的政策自觉性。他审理的大量案件,都是坚持公开审判原则的,邀请群众旁听案件,又征求群众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成为陕甘宁边区执行人民当家做主政治的象征和典型。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发挥模范作用。马锡五同志审理的案件之所以能够做到“赢的输的都会自愿服从”,其宝贵经验只有一条,即“办案要走群众路线”。他能改变过去“坐堂问案”式的审判方式,自觉的从思想上、感情上融入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成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同时,又是党的干部,代表党的形象,具有双重身份,能够积极发挥干部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示范作用,为提高党在边区群众中的威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化解矛盾纠纷。一切便于人民诉讼,是马锡五审判方式“亲民、爱民、为民”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每年都要主动走出法庭,携卷下乡,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一边帮助群众生产,一边为群众排忧解难,只要群众有了矛盾纠纷,找他诉讼,他都热心接待,有冤可以诉,有屈可以伸,深受群众欢迎。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时代特征。马锡五审判方式之所以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群众刚刚得到解放,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民事纠纷等大量增多,对法律政策不太懂,所以,急需能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在思想上、感情上能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主持公道正义、能为老百姓说话的司法干部为他们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马锡五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农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边区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摸索出一套适应陕甘宁边区需要的、化解矛盾纠纷行之有效的审判方式。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所以,当前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及司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力弘扬陕甘宁边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成功经验,对于做好我国当代司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司法工作中,切实做到既要服务群众又要教育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群众服务”是马锡五同志的工作指导思想。新时代为群众服务的真正含义,包括既要服务群众又要教育群众。一方面要为群众服务。在司法实践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端正工作态度和作风,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改进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措施,想办法为群众快办案、办好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还要教育群众。通过办案普法,教育群众读书看报学习文化知识,教育群众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对待荣辱得失,教育群众学习技能、辛勤劳动发家致富,教育群众遵纪守法、不搞歪门邪道,教育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而不好逸恶劳,使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启示之二:在司法工作中,切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政策,提高群众觉悟”是马锡五同志的工作显着特点。继承、创新、发展马锡五同志的工作经验,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司法活动中切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扞卫公平正义、尊重保障人权、坚持平等保护、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公共利益等司法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启示之三:在司法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干部作用,团结广大群众”是马锡五同志自身修养的体现。所以,新时代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要严把积极分子入党关,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发展党员;要按照好干部的标准,大力选拔和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区别于一般群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团结同志,为民服务,及时为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启示之四:在司法工作中,切实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司法为民”是马锡五同志工作理念和作风。所以,我们要切实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的司法理念,办理老百姓的每一起案件,不论事大还是事小,都要一样认真对待,坚持实事求是、文明执法的原则,想方设法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条文,及时公正地作出判决,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及司法工作者在群众中的威望,从而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惠兴文)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08/26/content_142851.htm?div=-1)